Search

飲食是每天生活的必備,只是有些人比較重視,也有些則不在乎口味。這幾年來,我一直提倡著「飲食復興」,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飲食是每天生活的必備,只是有些人比較重視,也有些則不在乎口味。這幾年來,我一直提倡著「飲食復興」,不是要大家變成只追求老滋味,而捨棄創新口味,只是希望大家能記得過去的智慧與美好,讓好的飲食文化得以流傳。

我個人對現在以添加物創造美食的現象不認同,有時候到肉舖,看到醃好的肉,買回去烹調後都會感覺比自己醃的肉還好吃,而且還很嫩呢!其實去食品材料行找香肉精、嫩肉精就能達到如此美味,是化學的功力而非做菜技術精進。

古時候總鋪師上工的第一個工作就是熬高湯,但現在高湯粉、雞精粉一加,滋味可不輸熬上數小時的天然高湯,這些添加物都合法,只是我在飲食上崇尚自然,覺得老祖宗單靠天然食材的撞擊力,就能夠達到美味,我欣賞的是這樣的做菜藝術,深怕時間一久,大家練就一口化學嘴,吃不懂自然味。

不要以為我危言聳聽,我有位學員曾經在市場賣八寶丸,但卻被常吃鹹酥雞的顧客罵,他們說;「怎麼吃起來還有肉汁呢?一點都不乾爽,不像鹹酥雞那樣硬硬、脆脆的!」聽完後還真為這位學員叫屈,他做出這麼好的成品居然不被賞識。我自己做了杏仁茶,發現成本比市面售價還貴,但也達不到市售的香味,請一位食品界的朋友品嚐,還被笑老土,沒加杏仁精怎麼算是杏仁茶,香味不濃郁就不會被市場接受。

現代對飲食的審美觀已經改變,必須味濃,同時將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交給化學達成,連蘿蔔糕都能冷凍,你看,這真是功夫了得,另外還得壓低成本,讓人可以一本萬利、一夕致富,還有,別忘了請部落客寫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,外加幾張網美照,保證生意興隆。這樣的時代與過去迥異,過去對飲食以展現手藝為主,獲利部分則抱持加減賺的心態,可不敢想一夜致富

其實古早味的美好是費時、費工的,跟現代人的喜好顛倒,例如製作紅燒羹前得先花數小時熬好高湯,小火慢慢的煸扁魚,花的時間很多,但換個心態不想累,拿本書一邊看、一邊做,也是逍遙自在,滿身的扁魚香就當作是整天辛勞的美好回饋。

還有一點,古早味無法完全公式化,這可能大大挑戰了現代人的觀念,紅燒羹推出後,不論我再怎麼計算,也算不出最後會生產出多少份量,但只能準備多,多準備點食材,因為老菜色不能速成,單是爆扁魚發酵就得一週的時間,所以做得還有救,做少了可得延後一週才能交貨。所以許多候補都只能請朋友們在製作後才打電話來詢問,看是否還有產出。

舊時代的飲食文化碰上新世界,可能會有些觀點被認為過時,有些做法會被認為跟不上時代,但換個角度想,慢工出細活,何不放慢角度領略這些美好?傳承要有多久才會開花結果?我不知道,但就是用一股傻勁,往前走總比不走好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從小喜愛恣意悠遊於歷史巷弄,對於古老的人、事、物充滿特別的情感。喜歡時髦,卻又鍾情於老文化,喜歡以不同的方式,探究、傳遞文化,特別偏愛以『吃』來談論文化,因為這是最不沈重的文化認識方法。 成立一個自己的烹飪空間,讓更多人能更容易學習台菜烹調,台菜的背後有許多文化意涵,希望透過互動,活絡台菜的價值。
想認識台菜的絕美風華嗎?美食作家黃婉玲老師將親自教您烹調台灣大菜,帶您窺探台菜之美,歡迎您加入課程,報名電話06-2020968或至官網查閱細節https://taiwan-cuisine.com/聯絡/
View all posts